自主健康工程

联系我们

more>>

自主健康工程

不忘初心 坚持前进

  • 发布日期: 2016-06-22
  • 点击:3273

不忘初心 坚持前进——国学传承工程首届开学仪式杨博喻理事长致辞

尊敬的张其成教授、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嘉宾朋友、尊敬的新闻界朋友们、尊敬的483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和张其成国学基金倡导发起的大型公益项目国学传承班正式开课了。

  首先我们要特别感谢张其成教授,多年来,他为国学传承所做出的努力和卓越贡献,世人有目共睹,相信历史是不会忘记的,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同时,还要感谢胡艳辉秘书长和志愿者团队,从项目策划、招生宣传,到两次笔试,从面试到录取工作,他们无私地奉献了近半年的时间,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感谢他们。

  另外,483名学子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以后,很多同学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无私奉献,热心互助,建言献策,分担班级工作,今天的启动仪式就是由同学们自愿策划与组织的,感谢你们!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

  我此时的心情,就是两个字:感恩!今天北京市科协举行九大的正式选举和闭幕式,我是主席团成员,按规定是不能离开现场的,大会给我了一个特别请假的资格。所以在我生命里,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

  记得参加国学基金搞的一次大型公益论坛活动,张教授站在台上说"我心光明,夫复何求?"那一瞬间,我是被深深打动了。所以要特别感恩张其成教授的光明之心!同时感恩班主任许竹如先生、徐彬先生和各位辅导员默默无私的奉献!我们这次对班主任的遴选,包括对辅导员的选择,基金会同仁们是用尽了心思,希望能够找到愿意和大家一路同行的人,愿意无私帮助同学们共同进步的这样一些人。同时我也感恩483名学子对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和张其成国学基金的信任,也感恩所有帮助过国学传承工程的人们,无论你们此时身在何处,我们都深怀感恩之心,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就不可能走到今天!

  所有的因缘际会,初始时看似巧合,其实回头看都是必然,都是宿缘,都是久别的重逢。我们今天在这里正式启程,从宇宙时空的维度看,此事确实微不足道。但从历史长河再向前跨越500年回首看今天,相信可以看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此时空点开始,而我们最大的幸运就是,不仅生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而且一起来见证这个时代的伟大。

  我应邀参加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时,当习近平同志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当时非常震惊。当时我就想,一个伟大的政党在反思自己,强调不能忘记初心!那么同样,国学传承班的初心是什么呢?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明了初心,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才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

  我也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国学传承班的缘起。应该说这个缘起在我和张其成教授第一次见面时就已经注定了,教授个人捐赠100万元设立了张其成国学基金,几年来资助了百所中小学电子图书馆,资助出版了国学丛书,资助大学生奖学金。但是我们每次和教授交流的时候,教授感觉国学基金的工作还没有真正上路,方向还不够清晰。

  在2016年的12月份,我与艳辉秘书长和教授一起商量国学基金的工作,记得当时我问教授,我说长江基金会使命之一就是孵化基金会,我们现在已经孵化了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基金会和北京培奇全纳教育公益基金会,教授的国学基金准备何时成为独立的基金会。教授说长江基金会办得很好,国学基金还放在长江基金会,现在还没有精力单独做基金会。然后我问教授,那长江基金会和国学基金一起来发起国学传承班,把这个项目做为长江基金会和张其成国学基金的重要的公益品牌项目,教授说好。然后,我问教授,国学传承工程的目标是否为最后的见道也好,明心见性也好,只为此一大事来,教授说对,如果不为此大事来,就不是真正的国学传承工程。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今天国学传承班能够顺利开课,就是广泛借鉴了和君商学模式和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的成功经验,所以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的刘力红老师和和君集团的解浩然博士。记得在策划项目的时候,向浩然老师征求建议,我说我们国学基金是否也和同有三和中医药基金会一样,跟你们和君合作一下呢?他说,你要相信国学传承的力量,所以浩然老师一直强调两个力量,一个是相信相信的力量,所以大家相信我们的国学班会办好吗?另外浩然老师还说,我们要相信拥抱的力量。你们相信拥抱的力量吗?

  小时候,因为父亲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原因,从唐诗宋词开始,我开始了最简单的国学启蒙教育。我记得六岁的时候背魏征的《述怀》,其中“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这两句让我终生难忘,就是君子一诺,以命相报。所以我们郑重承诺一定要把国学传承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所以昨天晚上我和九班和一班的几位同学在一起聚会的时候,我说首届的483名学子们,你们可就是黄埔一期啊。所以大家要百倍珍惜这次共同学习的机会,你们的一言一行,你们的一举一动要为后来的学弟学妹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千万不要让人说你们的公益班就是这样一个德行,你们的国学班就是这样一个举止。作为教授人生的第一个公益弟子班,你们要百倍珍惜,我们的言行一定不能给教授丢脸,给国学抹黑,更不能给中国的公益事业抹黑丢脸。因为长江基金会在中国连续多年都是前一百名最透明的基金会,2015年进入福布斯中国慈善基金会榜,名列第15名,北京市第1名。所以我把习总书记的话改了两个字,因为我们今天是启程,所以呢,我们不忘初心,坚持前进!

  最后就国学传承班大课与沙龙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此次国学传承班的意义所在,就是在张教授和诸师的引领下,帮助大家一起厘清中华文明之脉络,把碎片化的国学知识点链接起来,对国学体系初步建立一个全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回答两个问题:一、传承什么?二、如何得到传承?

  第一个问题关于传承什么,我们就是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关于对道统的所指,各门各派、诸子百家都有自己的终极指向,其名相或同或异,其目标或出世或入世,我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和发愿去选择下手之处。毕竟十次大课非常短暂,任何一门你走进来,可能穷此一生你都很难通达。所以呢,对我们每一个同学来讲,希望你能踏踏实实地跟着走。还有,不要指望这一年的时光解决你所有的人生问题,国学传承至少应该是你这一辈子的目标,要活到老学到老。当然国学传承工程所指之终极之月,必为最究竟的不二之月,也就是要找到我们国学的真正的根。

  由于每一个人定位之目标不同,又有认识与体证上的差异,所以一年的学习时光里希望大家能够秉承着“平等、探讨和怀疑”的科学精神,不执著于一己之见,本着“尊重、包容和分享”的原则,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所以在大群里经常看到我们很多同学在热烈地讨论,别急,这仅仅是你在之前的认识,相信这十次大课以后你再回过头看你当时的认识,一定会有提升。我跟随刘力红老师医道传承项目十次大课以后,我觉得非常汗颜。我听了张其成老师的第一堂课时,我也觉得非常汗颜,觉得自己特别浅薄,特别无知。所以这次,我们这些班主任和辅导员包括基金会,跟着大家一起学习和共同成长。

  第二个问题如何得到传承,得到传承的路径有三:一是文字传承,即最普遍的以文字为载体的传承方式;二是师徒口耳传承,是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三是直接传承,是不立文字,言语道断的传承方式。关于如何得到传承是国学传承里面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所以昨天晚上我和几个同学在交流太极拳,发现什么叫真传一句话。他如果不告诉你,你一辈子你只是这样做,但是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秘密。张其成教授在学习中会带大家体会这三种传承方式。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通过学习大家能够从内明和体悟的实证层面多做一些操作,做一个科学的研究和探索,甚或提供一些经验和案例给后来的有缘人作参考。

  在完成十次大课的前提下,将开展九次主题沙龙,其基调界定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的跨界对话与融合”这一框架内。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十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科技界资源。科学家们怎么来看待科学与国学的关系呢?我们的大课沙龙准备请来几名院士,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来学习一下他们对国学的认识。其目的就是让大家开阔视野,不拘泥于古今,与科学时代相呼应,让我们充分共享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总之,我们将尽可能地为大家创造条件,满足大家的学习要求,当然其中有不周之处,也请大家理解。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怀抱士子之情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最后,再次感恩大家!预祝各位同道学习顺利,人生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