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健康工程

联系我们

more>>

自主健康工程

怎样学国学

  • 发布日期: 2020-07-30
  • 点击:71622

7月22日在禅吧网创始人冯志涛老师的主持下张其成教授和杨博喻老师做了一场关于国学传播的对话访谈公益直播。直播涉及的内容丰富,我们将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和您分享,第二届国学传播工程的缘起、国学的精神——为何学国学传播国学、怎样学国学。

今天分享7月22日对话张其成公益讲座第三部分,摘选了主持人冯志涛老师对杨博喻老师的访谈

怎样学国学

 

主持人:

刚才教授给我们讲了四心,实际上这四个心又是一个心,在我们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何用心,又是一个真实的操作,那么在接下来的咱们的这个国学传播工程当中,大家会跟着教授、跟着其他的各位老师一起去一点一点的学习,一点一点的落实,然后一点一点的通过学习把我们的心安下来,也把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整个的心一点点地安下来。

那么这个“用心”,既然是一个真实的操作,是一个功夫,杨博喻老师最近就在做这样的一件事情,他称自己是用心学习的倡导者,是吧?是用心学习的倡导者,他也在推广这样的一个方式,体验式学习、用心学习、深度学习。在泰和屯平台上也推出了一个课程,叫“深度学习《黄帝内经》”,那能不能结合着这个《内经》的学习,给大家具体的讲一下怎么样就是用心的学习、怎么样就是体验式的学习?

 

杨博喻老师: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啊,这个话题的缘起是当时我在同有三和中药基金会任秘书长的时间,三和医道传承班,还有国学传承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大多数人主要都以用脑学习为主的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化,用脑学习的特点就是以记忆知识为导向,用逻辑推理来学习,我发现90%以上的人都是以用脑为主的方式来学习,但是用脑的学习方式是很难真正进入到国学的门里来的。然后我就关注了这个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我发现过去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很少有用到叫“用脑”的这样一个词儿,都强调用心。

那对用脑和用心来讲,这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要探讨什么问题呢?其实还是对人体生命的认知,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学习国学来说,有两个具体和实际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对于学习者是用脑在学习,还是用心在学习,大多人其实从来没去想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大家,你现在是在用脑听,还是在用心听?当然会有人说这是个荒唐的问题,但我们的祖先一直在提出“用心、用心”!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自己想过关于用脑和用心的问题吗?如果这两种学习方式正好是你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或者下手之处呢?第二个问题就是搞清楚,你的当下是在用心学习,还是用脑学习,你到底是在哪种状态。

第一个问题是说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用脑和用心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表达呢?就是因为真正的国学是需要体验式的学习,所以要想学好国学,学好传统文化,如果离开体证,离开感同身受的用心学习的方式,是很难走进传统文华的大门的。

对于国学来说,除了个体的因素以外,就是学习方式的问题,怎么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那么学习国学的主要障碍在哪儿呢?就是你自己采取了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进行国学的学习,比如诵经,如果只是机械式的记忆,其实没有用的。用脑学习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种常态学习方式,我们所有的人从出生到六七岁的时候,基本之还处在用心的状态,过了六七岁以后,基本都是处在用脑学习的状态,以记忆逻辑为导向,就是大脑的思维层面。思维就是基于我们的大脑产生的,所以脑袋里出来的是问题,是概念。但在心里出来是什么啊?只能是感受。比如说我很困惑,或者我不明白,包括我们心里的情绪和内心有所感悟,这其实都是从心里产生的一种感受。其实用心这件事,大家叫做日用而不知,其实大家对用心应该不陌生,如果我见到一个人很感动,我读一首诗或者我欣赏一段音乐很感慨,那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超越了脑袋思维的一种感受,就是你身心的感受,这个就叫用心。所以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有两个,一个是用脑学习,就是在思维层面的学习;一个是用心学习,就是在这种所谓的感受的层面。

关于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用脑也有用心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你真正走到用心的状态的时候,比如忘我,但是大多数人是不自知的或者没有关注这个现象,有了用心的状态也就过去了。有些人一直执著在脑袋上,有的人可能就在用脑和用心之间串,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人人人都有过用心的经验,就是我们没有真正的去关注过,所以讲到修行也好,然后你的开悟也好,都是离不开什么呢?用心,就是感同身受!

用心是什么体验呢?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这样一个经验,你学习或工作某一个时间段,然后你突然进入到忘我的一种状态,或者你在那傻傻的发呆,脑袋里的一片空白,或者你可能是大哭大笑大喜大悲,宣泄情绪的时候,那这个是什么状态呢?这都是用心的状态。所以当你心里烦躁的时候,你发现用讲道理的方式你是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这就是因为走闹与走心是不同的途径。所以我们是希望什么?希望大家学会用心学习。过去所说的“直心即菩提”,就是我们一个人呢要身心合一、内外一致、一个简单的状态,这个就是用心的状态。

那判断一个人、跟一个人交流,怎么知道他是用心还是用脑呢?当这个人眼睛在看来看去、想来想去的时候,他就是在用脑,当他目光直视一动不动,然后全身心的听你讲话的时候,那基本都是在用心的状态。所以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现在包括我们的中高考都在加大文言文的比例。我们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学习国学,一看这个很难理解,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在走脑袋。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就是用心学习,就是要有一种学习感受。所以我们一般女性朋友就比较容易,她都是走心,她天生就是走心,走感受的路线。所以我们男生爱走脑袋,往往都会从逻辑上,从理性上理解。说走脑的人相对偏理性一些,走心的人相对偏感性一些。所以你只要活在世界上,真正想把学问做透,或者把事业做大,你一定是个用心的人,你可以看看身边成功的人,哪一个不是用心的人呢。

所以我想我们这个国学传播工程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带着大家学会用心,通过“用心“走进国学之门。所以我们有科普的说法,我们现在搞国学普及,就是要把国普变成一个名词流行起来。国普的第一点就是要告诉大家如何学会用心,分清用脑和用心的差别,然后通过用心以后,你发现,噢,原来通过用心来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其实很简单。

所以现在我带着有将近30个同学学习《内经》,因为我是个外行,所以我觉得我给大家起一个示范,就是说带着大家怎么去用心的学习经典。那么走到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5篇了,讲了10讲。看着大家收获远远超越预期,他发现这么艰涩的《内经》,原来是这么的简单,为什么?我提出观点,学习经典,要把经典,比如说《内经》,要把《内经》装在你的身上,都和你自己的感受都能对应上。那么这时候国学的体验式学习就可以落地了,而不是简单的我把它背下来,我们要做到感同身受。所以我想教授所强调的心从用的角度一定要落地,如果我们都落到操作上,那自然就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出来。我们希望从用心这个角度给大家这样一个分享,就是我们认为用心学习对国学入门太重要了。

 


主持人:

问:国学班的这个模式也是要半日读书、半日打坐的模式吗?

那这个问题是不是请博喻来回答一下?

 

杨博喻老师:

不是这样的,我们这次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呢?是通过研学的方式和引领学习的方式。至于说打坐那就是所谓禅修的问题了,但是我们可能会有静坐的安排,比如教授的易道功,还有太极或者八段锦等方法,会推荐给大家,这也是我们要安排志愿者与报名者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多了解学习者的情况。

我们这次希望通过国学传播能够走进家庭,就是你个人的学习有了收获以后,能够带动你身边的人,让大家都受益。然后我们有些同学提出来的种种修行方法,到时候我们可以来进行讨论,这些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适合谁来做。

还有的朋友说你想参与到国学传播这个事业中来,那么你直接搜索“国学传播工程”,这个微信号或者公众号就可以了。或者直接联系项目组,报名参与志愿工作。

 

 

主持人:

现在还有几个关于上课的问题的,我想可能还是要请博喻老师来说一下。有的朋友问辅导班线下课程都是在北京上吗?然后还有一个朋友问辅导班上课一般都是什么时间?我觉得这里可能大家有一点混淆,就是说我们这个并不是有一个专门的辅导班,而是同样的学习有两种形式,所以请博喻老师再给大家把这一块再讲一下。

 

杨博喻老师:

    我们这个班是就是网络学习,至于现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为我们现在疫情期间,所以国学传播班总体是以网络学习为主的,而且我们现在的内容都可能会在国学台与其他合作伙伴平台进行同步的分享。所以我们这些同学关于具体学习的问题,我们就不在这个讲座里说了,我建议大家就国学怎么学,你来提问题,然后让我们教授来多给大家分享,好吧?


主持人:

时间关系,可能我们不能回答太多朋友的问题了,我看到直播间里还有很多朋友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去参加这个国学传播工程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一方面我看到有工作人员在回复,另外一方面工作人员也会在这个直播间当中给出一些联系的方式,大家可以线下再去了解。

 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是国学如何用心学,可能对很多朋友来讲,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因为我们不论是学习国学,还是我们自己的其他方面的一些学习,像刚才博喻老师讲的可能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或者是一种用脑的方式,或者像教授讲的,还没有达到感同身受的一个状态。其实不管是今天的讲座,还是我们后面的国学传播工程,都希望能够带领大家开始这样一种新的用心的学习方式,然后慢慢的把自己的身心状态调整过来,然后把心安住,我们一个人影响着我们周边的家人、同事、朋友甚至整个社会,那么让我们整个的一个大的环境一点点的把心安下来,我们是这样的一个发心和愿景。

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交流就先到这,非常的感谢张其成教授,也感谢博喻老师。同时,也感谢两家基金会,张其成中医发展基金会和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还有国学台,非常感谢这三家单位。

我们8月1号的时候还会再请教授和博喻老师一起做一次交流,大家如果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在我们的直播间里留言,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跟我们联系,我们在8月1号的时候,也会围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再一起交流。好的,今天咱们就到这,谢谢张教授,谢谢博喻老师,谢谢大家,大家再见。

张其成教授:

好,谢谢,再见。

杨博喻老师:

好,再见,再见。

张其成教授:

再见。

 


 

感谢三位老师对国学传播工程的诠释!

 

同时感谢我们的志愿者将老师们的讲座逐字转成文字稿,共动用了44人次经过文字转化、一校、二校、三校四道工序。工序虽繁却无怨言,自身再忙仍出手相帮。

志愿者是国学传承工程一期的学员,对他们来说,从国学传承工程中受益,再尽己所能奉献便是对国学最好的传播。

感谢王维峰师兄承担了29人次,薛聆5人次、孟庆华师兄承担2人次 ,张永辉、李凤玲、郭亚平、徐岩、李秋娟、李清军、倪娜、黄彩霞各1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