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健康工程

联系我们

more>>

自主健康工程

自主健康与国传第三期正式启动

  • 发布日期: 2021-04-07
  • 点击:2380

2021年4月5日,由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主办的自主健康与国学传播工程第三期开学典礼暨第一次大课在北京正式启动,线上线下340名学员同步学习。

开学典礼现场人员合影


自主健康与国学传播工程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国学知识,传播正确的生命观和自主健康理念,帮助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其健康状态和提升生命质量。前两期学友累计多达3000人,遍布全国各省及海外多个国家。

开学典礼上,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杨博喻理事长致辞:这是国学传播工程的第三期,也是最后一期,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年底基金会将回归本心,正式启动自主健康工程。希望一批真正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走到这里来,行知合一,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责任。

长江科技扶贫基金会杨博喻理事长致辞


张其成教授阐述了自主健康与国学工程的关系:前两期都是在讲国学、讲“道”的传播,自主健康是它的一个落地,落地在人体生命上。国学是一门生命之学,是天人之学,最终使人们获得健康、智慧、快乐。祝福大家在生命体验上来学习,使我们的生命在漫漫体悟中得到升华。

冯志涛老师和孔见老师表示很开心有机会跟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同回到民族文化的源头,去汲取清澈的泉水来浇灌自己的精神生命,一同体证生命实相,自主健康、圆满养生!

学员们认真聆听


班主任代表李倩老师是国学传承工程一期的学员,一期开学典礼上张教授的一声棒喝:“你的心在哪里”开启了内求之路,从外观回归到内在。她通过三年的实修实证,和同气中人手挽手、心连心,同修共进,打开了自己内在的“山河社稷图”,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清晰。

三期学员代表梁建敏同学,同时也是二期共辅班的往届学员,学习、践行国学和自主健康的理念,他的身心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专注”和“用心”有了感觉,学会了借用天地的力量来修身养心。

冯志涛老师分享《自主健康圆满养生》


第一次大课由冯志涛老师作题为“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讲座。冯老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开讲。上午的讲座主要从理论层面开启学员们对生命观的认知。从什么是国学、为什么学国学、怎么学国学这一逻辑框架出发,帮助学员们厘清国学三问的答案。大家认识到国学是个开放领域,不能偏执于一隅,学习国学的目标主要有积累知识和解决内心困惑两种,以解惑为目标的国学学习,应该要“用心”而不只是“用脑”来学。

在此基础上,冯老师又进一步提出“心是什么、心在哪里、我现在用的是心吗”这样关于“心”的三问,带着大家品味《梁祝》音乐片段,品味听的过程,品味用脑和用心的状态,以心是真正在身体当中的一个部位为出发点,去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用脑是一种状态,用心是一种状态,它们都在对我们的生命进行指挥,它们都叫主体。随着课程进展,我们慢慢意识到用脑学习的局限性与用心学习的无限性。

冯老师认为想要学好国学,想要心灵真正得以慰籍和解脱,一定要真正认识我们的生命,了解我们生命的状态。冯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杨海鹰老师在《如何安心如何空》中讲述的三位一体的生命实相生命观,即人体=肉体+主体+能体,让大家对人体初步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冯老师还从预防外因、生活习惯、健身方法三方面细致地展开介绍,让我们对人体之外的影响因素以及自主操作的方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依据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去寻找相应层面的解决方案,这需要智慧的学习与选择。

学员们现场练习外圆功


下午的讲座,冯老师采用讲解、动画、示范、体验等方法,向大家介绍了外圆功和吐气法这两种健身方法,分析了其动作要领、健身功能、注意事项等,让学员在实践层面有更大的收获和更直观的体验。从理论到实践,老师们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触动与专业的指引,更是落到了肉体、能体的操作和体验上。操作才能使人改变,愿我们努力前行!

 

撰稿:三期学员张珍、黄盼黎

摄影:志愿者刘敏、张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