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

联系我们

more>>

龙场悟道,吾性自足 | 阳明心学探究

  • 发布日期: 2024-02-01
  • 点击:1369

一、龙场悟道

历经艰险,悟求圣人之道

上书直谏遭贬谪


明武宗登基后,宦官刘瑾专权,独断专行,排除异己,诛杀忠臣,上欺武宗,下乱朝纲,满朝皆惧。


正德元年(1506)十月,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共同上书弹劾刘瑾,刘瑾知悉之后,向武宗进献谗言,并将他们全部打入大牢。


戴铣和薄彦徽,二人同为弘治九年进士,都是耿直的忠臣。当时,王阳明担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看到戴铣和薄彦徽这样的忠臣被打入大牢,他义愤难平,于正德元年十一月向武宗皇帝上书一封,题为《乞宥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试图将二人救出,因此激怒了刘瑾,也被打入了昭狱。


一个月后,他又被廷杖四十,奄奄一息,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前往龙场的路途中,刘瑾又派人去杀王阳明,王阳明投水侥幸逃脱。1508年的春天,36岁的王阳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贵州龙场。

历经艰险得新友


贵州远离京城,自古以来就被视作蛮夷之地,一直未曾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到了明代朝廷才开始在当地设置行政区划。龙场位于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huǐ]魍魉,蛊毒瘴疠,是仅有土著山民居住的一个小村落,在当时是一块难以想象的蛮荒之地。


王阳明与当地的土著人语言不通,能够与土著人交流的,都是以前在中原犯事后逃到这里的亡命之徒。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王阳明和随行的三个仆人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茅草棚居住。因为条件恶劣,没几天三个仆人先后病倒,王阳明反过来照顾他们,给他们熬药,还给他们唱歌吟诗、解闷宽心,没过多久,仆人们就都康复了。


根据《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中的记载,当地的土著人经常会把中原来的人杀掉祭祀神灵,王阳明刚到这里的时候,土著人也想把王阳明杀掉祭神,但是巫师占卜的结果是这么做不吉利,于是就暂时没有杀。


当天夜里,很多土著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有神人警告他们说:“这个人是中原来的圣贤之人,你们应该小心敬事他,并且听其教训。”


第二天,这些人相互一说发现做了同样的梦,于是认为王阳明是神人派来的,不但不杀他,还给他提供了一些粮食。王阳明也开始教他们盖木头房子,替他们排忧解难,很快,当地居民都将王阳明视为了能人和朋友。


夜悟格物致知之旨


当时,刘瑾对王阳明的怨恨仍未消除,还在想办法除掉他。处于如此千难万险的境地中,王阳明审视自己的心理,发现自己此时对于“得失荣辱”都已经不在乎了,唯独对于“生死”还不能放下,“生死”是心中唯一的牵挂,自己觉察到这个“生死”的念头不能化掉,是心中的一个障碍。


于是王阳明做了一个石墩,发誓说“我现在就听天由命啦!”,然后不分昼夜地在这个石墩上静坐,以求达到“静一”的状态。这样静坐了很多天,感觉自己胸中越来越开阔,心中的挂碍越来越少……


王阳明心中思索:“如果圣人处于我现在的处境,会怎么做呢?"


这天,他静坐到半夜时,半睡半醒之间好像有人告诉他“成为一个圣人应该怎么做”, 他忽然就明白了:“原来圣人之道,是自己的心性之中本来就具有并且完备的,以前在外部的事事物物上去寻求‘理’是错误的。”


悟透这一点后,王阳明非常喜悦,不自觉地雀跃欢呼,把仆人们都吓了一跳。王阳明随即把心中默记的《五经》之言和自己所证悟的相印证,无不吻合,随后写了一篇文章《五经臆说》。



【原文】

1508年,春三月,至龙场驿。


龙场在贵州万山中,蛇虺蛊虫毕聚。夷人舌,不通语言,可与通语言者,仅中土亡命耳。


时瑾憾未已,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


而从者皆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又恐其怀抑郁,则与歌诗;又不悦,复调越曲,杂以诙笑,始能忘其为疾病夷狄患难也。


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著《五经臆说》。


—《王阳明年谱》


二、龙场悟道的几个关键点


(一)所处的境遇

王阳明是在龙场处处都是艰难困苦、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境遇下悟道的;

(二)静坐功夫

悟道前,做了长期的静坐功夫;

(三)了无牵挂

已经放下了“得失荣辱”等等一般人不能放下的牵挂;

(四) 尚不能超越“生死”

悟道前,自己内省感觉还有“生死”一念不能超越;

(五)寤寐中若有人语之

静坐悟道时,仿佛有人告诉他成为圣人的关键;

(六)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悟到的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七)五经证吾之所悟

悟道后,王阳明把自己心中以前默记的《五经》之言和自己心中所证悟的相印证,无不吻合,说明此时《五经》之言已经不是文字了,而是对王阳明自己心中所悟的真实描述。“王阳明心中所悟”是先发生的,是主要的,《五经》之言此时的作用只是用来印证自己心中所悟,是次要的。